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玉米种业中,如何平衡产量与品质的关系?​

2025-04-16 17:18:25
3006次

玉米种业中,平衡产量与品质的关系至关重要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
品种选育

注重基因挖掘:深入研究玉米的基因库,挖掘那些既有助于提高产量,又能保障或提升品质的基因。例如,一些基因可能与玉米的籽粒饱满度、蛋白质含量、淀粉品质等品质性状相关,同时也对产量有积极影响。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,如基因标记辅助选择,准确地选择具有这些优良基因组合的玉米材料作为育种亲本。

培育综合性状优良品种:选育过程中,不仅要关注产量相关指标,如单株产量、亩产量等,还要重视品质指标,如籽粒的营养成分含量、外观品质(如粒型、色泽)、加工品质(如淀粉的糊化特性、蛋白质的凝胶特性)等。培育出在产量和品质上都表现优异的品种,从源头上平衡两者的关系。

种植管理

合理密植:根据玉米品种的特性,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。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间竞争养分、水分和光照,影响玉米个体的生长发育,从而降低品质;密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,导致产量下降。一般来说,对于紧凑型玉米品种,种植密度可适当高些,而平展型品种则宜适当稀植。

科学施肥: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,合理搭配氮、磷、钾及微量元素肥料。适量的氮肥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,但过量施用会导致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下降,影响品质。增施磷、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,如锌、硼等,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和品质,同时对产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
病虫害防治: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。采用综合防治措施,如选用抗病虫品种、合理轮作、加强田间管理、适时进行化学防治等,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。例如,玉米大斑病会导致叶片枯黄,影响光合作用,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;玉米螟蛀食玉米籽粒,不仅造成产量损失,还会降低籽粒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。

收获与贮藏

适时收获:确定合适的收获时期对于平衡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。过早收获,玉米籽粒尚未充分成熟,含水量高,干物质积累不足,会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;过晚收获,可能会因病虫害、倒伏等原因造成产量损失,同时籽粒的品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。一般来说,当玉米籽粒的乳线消失、基部出现黑色层时,是适宜的收获时期。

科学贮藏:收获后的玉米要进行科学贮藏,防止霉变、虫害等。贮藏环境应保持干燥、通风,控制好温度和湿度。例如,将玉米籽粒的含水量控制在 13% 以下,贮藏温度控制在 10℃左右,可以有效地减少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,保持玉米的品质,减少因贮藏不当造成的产量损失。

石家庄种业,河北玉米种业,玉米种业源头

近期浏览: 本产品您曾浏览过!

  • 菜单